使用搓澡巾搓出來的“泥”到底是什么?搓澡巾廠家來給大家講一講。
事實上,這層“泥”是我們每個人每天新陳代謝產生的脫落細胞以及身體分泌的油脂等。
人體的皮脂腺每周分泌的油脂,有150~250克左右。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。它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損害,還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水分的喪失。
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膚能聽見吱吱的聲音,就說明搓洗過度了。
南方人為啥很少搓呢?
南方氣候比較潮濕,皮膚代謝出的廢物相對與北方較少,且很多南方人有每天沖澡的習慣,身上也不會那么“臟”。
因此這是一個長期演變而來的習慣問題。由于北方的氣候比較干燥寒冷,再加上早期采暖設備沒有那么先進,所以,很多人通常不會經常洗澡,會隔幾天洗一次。這樣的話,會在人體表面產生大量的不太干凈的物質,為了清潔的更加干凈一些,所以才會有了搓澡巾的誕生,也就有了北方人不搓澡就代表沒洗澡的理念。而且,由于習慣了搓澡,每一次搓澡后大家都會感覺到十分的舒服,所以,就要比南方的小伙伴們更加熱衷于搓澡。
用力搓澡,對身體有兩大影響
破壞角質層角質層,相對皮膚來說,好比一個“保護膜”。
過于用力搓皮膚,角質層會被大量刮脫,從而皮膚屏障結構減弱,給皮膚表面定植的細菌微生物創造入侵的有利條件,容易擦傷便有感染的風險。
誘發或加重皮膚病
用力搓到很紅,容易讓皮膚發生皴裂或瘙癢,如果再加上使用香皂、沐浴露,會使皮膚變得更干燥,引發干燥性皮炎。

特別提醒
夏季人體分泌旺盛,出汗較多,每天應沖洗1次。而冬、春、秋季天氣不熱,沒有必要每天洗澡。
具體洗澡頻度應因時因地而異:南方天熱時,一天沖2次也不為過。北方天冷時,三周洗澡1次也不算少。
身體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,可適當增加洗澡次數。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,可適當減少洗澡次數。
洗澡時間:控制在20分鐘之內。泡澡時間過長,容易使人疲勞,易引起心臟缺血、缺氧。
洗澡水溫: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。水溫過高或過低,都可能給心臟增加負擔。
洗澡的順序:洗臉洗身洗頭。剛進入浴室,血液會集中在頭部,馬上洗頭,可能導致頭部血流不暢,誘發腦血管疾病。